材料與方法是醫學論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判斷論文中的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客觀性和可重復性的重要依據。在實際工作中,醫刊匯編譯發現醫學論文中這部分寫作存在不少問題,欠缺規范化要求,甚至于嚴重地影響了論文的質量。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臨床資料表述不完善。對臨床患者的分組沒有遵循隨機對照的原則。例如:作者在文中常常寫道“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而沒有說明是如何“隨機”分組的,遵循何種原則,甚至可能是“隨意”的分組,而在此時是所有臨床研究設計的關鍵一步。如果沒有正確地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組,導致組間均衡性差,有可能使整個臨床研究的結果不可靠,結論不能成立。
二、缺乏臨床患者的隨訪資料。在臨床研究性論文中對患者的隨訪資料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藥物療效的分析、手術效果的判斷、觀察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統計癌癥患者的生存期等是非常必要的。否則,整篇論文的立論和依據會大打折扣,甚至說明不了什么問題。而不少臨床研究性論文中卻缺乏有關資料的敘述,因此而被退稿。
三、有關資料的表述不符合統計學原則。在描述臨床患者年齡和隨訪時間時常常用“平均年齡和平均隨訪時間”,而這種資料往往是屬于非正態性分布的計量資料,需要用中位數來表達才是正確的。但由于許多作者對統計學上的中位數概念不清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此不會運用。
四、實驗步驟描述的過于繁瑣或簡單。對實驗步驟描述過于繁瑣的情況常常見于初學者文章。他們往往不了解科技期刊對稿件的要求,在方法部分詳盡地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方法的每一個步驟,包括每種 試劑各種濃度的配制等,使整篇文章繁瑣、累贅,不符合科技期刊文章寫作的精煉原則。有的作者對實驗過程的描述則過于簡單,在采用某種試劑盒進行實驗時,作者僅寫道“具體操作步驟詳見試劑盒內說明書”,無更多的說明,簡單得讓讀者不知其所云。
五、動物實驗資料交代的不完整。在動物實驗中對所用的動物應詳細說明其來源、雌雄、年齡、體重、種系、喂養環境情況,而在許多論文中這方面的資料欠完整,特別是對喂養環境方面很少有交代。
六、統計學分析方面表述不規范。常見作者在文中描述用SPSS軟件某某版本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而對采用何種具體的統計學分析方法卻只字不提,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作者采用統計學計算機軟件進行操作并不能說明能夠正確地運用某種統計學方法對自己的資料進行分析。審稿專家和讀者正是需要從具體的統計學方法中判斷作者是否正確地運用了統計學知識對其研究數據進行了處理。
網友轉發請注明出處轉載請保留鏈接:醫學論文中材料與方法寫作的常見問題本文鏈接http://www.rowery-turowski.com/yixuelunwen/19994.html,謝謝合作!868學術論文網